找到相关内容1209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版画看西夏佛教艺术对元代内地藏传佛教艺术的影响

    及其艺术与西夏之间的关系 图2 西夏《佛说般若波罗多心经》版画 蒙古族在统一中国的进程中,最早是通过用兵西夏和在西征中亚的过程中了解到藏族地区和藏传佛教的。蒙古汗国在1227年征灭西夏前,在短短...远近闻名的大师。据《青史》,当赤松德赞赞普为弘传佛法而派遣巴塞囊和巴桑喜前往汉地迎请佛经和高僧时,请来的高僧中就有来自弥药的大德,他们成了赞普的上师,教授大乘教理论。此后,陆续形成了弥药上师传承。...

    熊文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82160175.html
  • 十二月的佛陀——妙语收录集(2)

    我们利用肉身功能身语意去为善离相弘扬佛法利益众生,也累积我们自己在第三层(参考《人生三层楼》)的生西资粮, 这事每天都得做, 每天为一切善离一切相行菩萨道六波罗念佛号观音圣号持咒打坐……,日日用功,...如何破我执? ——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尤其对学佛人有更高的要求。以一己之私求解脱终难成就,因为有“我”。若有一丝私念,心即不净,难见真如实相。心不净则土不净,往生西方如水月空花。禅、净、,万法归...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13360331.html
  • 天台止观-如来禅

    ,妙用现前。  │ ├ 二、渐次止观(即释禅波罗次第法门)十二卷  │ │ ...达摩门下,辗转相传者,是此禅也。如来禅法门,无论在法相、法性,般若各系,释义及理之体,皆为至极之心法,也即达摩所传之宗旨;更是灵山会上,付迦叶之传心。智者大师入大苏山上,普贤道场,悟“是真精进,是名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53860564.html
  • 天台的性具思想及其修证意义

    、陀罗尼、波罗等,则唯在于果”(《大正藏》第46卷,第783页B)。大师又以《涅架经》为例。《涅槃经》多言佛性,佛是果人,一切众生皆有当果之性,故偏而言众生有性。迷人不知此中缘由,便以众生有性而不...

    中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54060566.html
  • 净觉与莲花戒之《心经》注疏比较

    净觉是在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于金州(治西城,今陜西安康)作此注的。序文后的《般若波罗多心经》下有「此(按,当为「嗣」)法沙门释净觉注」八字,尾题是「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卷终」。原经题及注文中的「...再茂也(原本二「为」字皆误写为「谓」)。  后开元十五年,有金州司户尹玄度,录事参军郑暹等,于汉水明珠之郡,请注《般若波罗多心经》一卷(原本「般若」下缺「波罗蜜」三字),流通法界。有读诵者,愿依般若...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52861170.html
  • 浅谈陕北民间石窟造像艺术

    梵天王坐莲花上。是故诸佛随世俗故,于宝华上结跏坐,说六波罗闻此法者,毕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堤。  须弥座。佛经中说:佛座称如须弥山,或胜过须弥山。《佛说观佛三味海经》卷七《四威仪品》中说:“是时佛身...王的七宝与婆罗门等毁七宝台的情况,左右画出,王的七宝与波罗门等毁七宝台的情景,左右画出王,大臣、王女、王子等八万四千八出剃度。  九、父母恩重经变  1、投佛祈求嗣息,刻出一男手持炉,一女手托是果盘,...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0461276.html
  • 建国以后大陆禅宗研究方法论的两次转向述评

    学派的发展同其趋势,达摩禅实际南播而植其根者就是道信禅师。道信开始劝人诵持“摩诃般若波罗”,《金刚般若经》转成为南宗顿悟禅的印心宗典,这种法门转变,也显然当是由道信倡导而形成...后方在在度"。他与道信的关系,终法融之世不很明显,也许即是刘禹锡的《法融塔记》所说的“付法印”而已。故在道宣与惠详的传记中,法融始终是“义学沙门&...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5361333.html
  • 藏密禅定功法概要

    《菩提道次第略论》说:“经说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大小乘三摩地,皆于止观中摄。”东密《菩提心论》说:“惟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故说三摩地,於诸教中阙而不书”。华严五祖宗大师说:“三乘学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可见小乘的戒定慧三学、大乘的六波罗,显教的明心见性,密教的即身成佛,般若乘的行愿,金刚乘的修法,都要修持禅定。因为佛法的根本在般若,而学佛的根本则在禅定,所谓...

    吴信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82161350.html
  • 藏密大圆满无上秘密图座心《绝密》

    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可见小乘的戒定慧三学、大乘的六波罗,显教的明心见性,密教的即身成佛,般若乘的行愿,金刚乘的修法,都要修持禅定。因为佛法的根本在般若,而学佛的根本则在禅定,所谓佛学,实质就是...圣园掌法顾净缘大师之密法,亦即圆融不诤之密法也。所谓圆融不诤之,即圆融杂密、唐密、东密、台、藏密而自证之,不诤于派系、等级、名相不了义也。史说唐密失传,缘师(顾净缘)则曰:“其在汉族地区,并未失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82261351.html
  • 体用真妄与两重唯识观——摄论师的三性思想

    清净,如来藏离烦恼、所知二障,永得清净;三是至得道清净,指般若波罗,以及念处等助道法;四是道生境界清净,指修多罗等十二部正教。道基强调,道、正教二种清净是有为法,因为清净功德是顺称于理,不颠倒。而有垢...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3861391.html